谁是‘马甲’始祖? 简析AMD显卡架构进化史
- +1 你赞过了
没过多久,AMD在R600的试水失败之后,很快便推出了改进版的RV670架构。核心架构设计上,RV670与R600并没有明显区别,依然是320个流处理器,分为4组SIMD阵列,每个阵列对应一组纹理单元。每5个ALU和一个分支预测单元组成一个流处理器单元,继续着5D的超标量结构。
对比R600,RV670做了不少的改进:制造工艺由80nm进化到55nm;PCI-E控制器升级支持2.0版本,带宽倍增;高清解码引擎由原来的Shader解码升级为UVD引擎,支持H.264和VC-1的完全硬解码;显存控制器由512bit降至256bit(实际上R600和RV670的运算能力其实不需要太高的显存位宽);支持PowerPlay节能技术,根据GPU使用率自动调整频率,降低功耗;API升级至DX10.1。
RV670架构本质上没有改变,更像是R600架构的工艺改进版。此时AMD的GPU架构开始了‘小而精’的发展路线,通过不断优化精简,可以降低研发周期和生产成本,从而在价格上优于对手。也正是这样,AMD显卡往后几代都背负上了‘马甲’的称号。
最新资讯
热门视频
新品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