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极网DIY硬件频道】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和芯片规模越来越大,传统的单个大芯片在良品率控制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厂家的要求。chiplet小芯片就成为IC厂商关注的焦点,AMD更是小芯片的“行家”,锐龙、线程撕裂者、霄龙三大产品线都采用小芯片策略,除了高性能处理器核心使用最先进工艺外,独立的IO核心使用更具性价比的工艺,还能大幅节省成本,提高竞争力。
2020年最后一天,AMD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新专利,勾勒未来的GPU小芯片设计,AMD要把这一策略延续到GPU显卡上。AMD指出,传统的多GPU设计存在诸多问题(包括AMD自己的CrossFire),比如GPU编程模型不适合多路GPU,很难在多个GPU之间并行分配负载,多重GPU之间缓存内容同步极为复杂等等。
AMD的思路是利用“高带宽被动交联”(high bandwidth passive crosslink)来解决这些障碍,将第一个GPU小芯片与CPU处理器直接耦合在一起(communicably coupled),其他GPU小芯片都通过被动交联与第一个GPU小芯片耦合,所有的GPU小芯片都放置在同一个中介层(interposer)之上,这样就能让整个GPU阵列成为单独SoC,然后划分成不同功能的子芯片。
传统的GPU设计中,每个GPU都有自己的末级缓存。但为了避免同步难题,AMD也重新设计缓存体系,每个GPU依然有自己的末级缓存,但缓存和物理资源耦合在一起,所有缓存在所有GPU之间依然具备统一性和一致性。
AMD没有透露是否正在实际进行GPU小芯片设计,但早先传闻称,AMD下一代的RDNA 3架构就会引入多芯片设计,这份专利则提供进一步佐证。可以预见,RDNA3架构真的用上小芯片设计,核心规模将会大幅提高,一两万个流处理器都是小意思。
AMD也不是唯一有此想法的人,Intel Xe HP、Xe HPC高性能架构就将采取基于Tile区块的设计,今年晚些时候问世,直奔高性能计算、数据中心而去。
传闻老对手NVIDIA也会在Hopper(霍珀)架构上采用MCM多芯封装设计,之后一代“Ada Lovelace”(阿达·洛夫莱斯)有望上5nm工艺,并堆到多达18432个流处理器。
推荐阅读